浙江一建“紅船精神”青年宣講團創新工地思政課,讓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建筑工地一線
浙江一建“紅船精神”青年宣講團創新工地思政課,讓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建筑工地一線
2021年06月10日 23:16:51 來源: 浙江省一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 洪凱文
作為與共和國同齡的省屬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始終是浙江一建的“根”和“魂”。為促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推動企業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浙江一建黨委與南湖革命紀念館聯合成立了浙江一建“紅船精神”青年宣講團,所屬浙建集團“浙建紅”宣講團,以“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為切入點,在建筑工地等主陣地開展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工作,讓黨史學習教育“聲入人心”,為推動企業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的紅色正能量。
目前,宣講團擁有骨干成員130余名,參與宣講人數達到560人次,開展線上線下各類宣講320余場次,受眾達1.2萬人次。
宣講團走進省社會主義學院校區改擴建工程
打造工地黨史學習教育陣地
與南湖革命紀念館簽訂導師帶徒協議
創新名家典型帶動
熔鑄青年工匠宣講核心力
通過“名師”帶動,在公司黨委定期培訓的基礎上,聘請南湖革命紀念館宣教老師與宣講員結對,通過“雙導師帶徒”結對指導,按照“實踐培訓年計劃、專題指導月計劃、線上指導周計劃”培訓宣講員。通過“名嘴”聯動,邀請省市知名宣講“網紅”面對面培訓宣講員,在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項目開展“守好紅色根脈、品讀紅色經典、建好紅色學府”黨史教育進工地活動,邀請社院老師為一線工人授課。通過“名匠”推動。以“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農民工”“浙江省金藍領”等身邊的勞模工匠,宣傳企業70多年改革發展歷史。
創新品牌文化推動
激發青年工匠宣講生命力
打造品牌賽事載體,挖掘一線年輕血液,組織開展“支部書記擂臺賽”、微黨課大賽、“一建青年說”等品牌比賽;打造品牌陣地載體,立足項目實際環境,走入食堂、寢室,靈活開展短而精的黨史宣講活動、打造“工人紅色書屋”、開展工地紅色展覽,努力把“寢室變教室,食堂變課堂,素材變教材、講授變感受”。打造品牌活動載體,打造“閱讀、悅讀、月讀——三讀工人紅色讀書會”,全年組織讀書活動130余次,播放紅色電影百場,書記講黨課320次,輻射工友4000余人次。
創新線上矩陣互動
擴大青年工匠宣講影響力
利用微信、“welink”等平臺創新宣講模式,讓宣講員在云端集結,運用5G技術舉行“紅船駛進亞運場館”活動,近800名亞運項目工人通過大屏現場聆聽南湖革命紀念館宣講。搭建由學習強國、浙江新聞等組成的媒體矩陣,讓工人在云端相聚,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聲入人心”,在“浙江一建”微信公眾號發布“百個黨史故事”宣講微視頻,從定時定點的“面對面”轉向全天候的“屏對屏”宣講,點擊量已達800萬。作為首個宣講團體參與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理論宣講場景系統第一次全流程測試,對宣講團進行數字化管理,形成“線上發單,項目點單”的形式,從“有什么聽什么”的配送式轉向“聽什么選什么”的菜單式,讓宣講供需在云端對接。
創新黨建共建聯動
提高青年工匠宣講戰斗力
宣講團主動發聲,用聲音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走進社區和老人家中,講述紅色故事,成立盲人無障礙電影志愿服務隊,服務盲人、白內障人士。聯合武漢革命博物館開展“紅色小課堂”,走入武漢春苗民工子弟學校、武漢市梅苑小學。受邀到浙江省文化廳“典籍里的黨史故事”活動上進行宣講,分赴各大高校青馬班,為青年學子分享成長故事。通過宣講志愿服務,助推城市建設,樹立企業良好品牌和口碑。
通過幾年的探索,宣講團改變以往理論宣講“單兵作戰”的模式,充分利用比賽形式,以賽促練、以賽練兵,吹響青年工匠宣講“集結號”,解決了“誰來講”的問題;變“理論灌輸式”為“量體裁衣式”,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主線,以一線工人需求為導向,倡導“黨員和工人關注什么,我們就講什么”,解決“講什么”的問題;創新線上宣講、5G宣講、紅色電影宣講等宣講模式,變“理論發動機”為“紅色永動機”,解決“怎么講”的問題。同時,出臺《浙江一建“紅船精神”青年宣講團工作計劃》,建立隊伍、內容、培訓、服務、保障等五個體系,真正實現可落地、可見效、可復制、可推廣,變“宣講一陣熱”為“工地思政課樣本”。
下一步,宣講團將繼續探索,奔著建筑工人最多的地方去,奔著青年工匠喜歡的形式去,奔著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去。打通黨的創新理論走向建筑工地的“最后一公里”,真正通過工地思政教育,點燃工人干事創業的熱情,為公司健康穩健發展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