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代表心聲 回應人民期待
傾聽代表心聲 回應人民期待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開展接待代表活動的故事
2025年03月04日 16:14:50 來源: 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作者: 記者 沈晶晶 蔣欣如
浙江在線3月3日訊 天氣轉暖,春芽抽條。作為浙江省淳安縣、威坪鎮兩級人大代表,葉家村黨委書記葉如紅已奔忙在田間,對接投資商,協調斐濟果種植項目落地。
葉家10號,是他的家,也是一個24小時不打烊的“農家式”代表聯絡點。去年一年,他收集了75條意見。引進產業,是反映最集中、最強烈的。
整個淳安,這樣的聯絡點,已有1055個。“有事找代表”,這一觀念在老百姓心中生根發芽。
一個看似微小的制度創新,大大激活代表的履職效能。這一思路,來自習近平同志一次活動的啟發。
2003年4月23日,時任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來到淳安,開展主任接待代表活動,與當地15名省、市、縣、鄉鎮四級人大代表圍坐一堂。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代表作用發揮得好不好,直接決定人民當家作主的成色。當時,民間卻有調侃,“代表代表,散會就了”。
如何把“會議代表”變為“日常代表”,充分激發人大代表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力量?習近平同志指出,要注重突出人大代表在人大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注意發揮人大代表的自身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增進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當時的淳安,是一個集老區、山區、庫區于一體的欠發達縣,也是浙江奔向全面小康之路上的一塊短板。當地人自嘲,“靠著綠水青山討飯吃”。
“選擇淳安,既是為了推動山區縣發展,聽取代表的意見和建議,也是為各級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工作、各級代表履職作表率。”時任淳安縣委書記鄭榮勝回憶,活動一開始,習近平同志就跟代表說,少談成績,多講問題。
路,被頻頻提及。
因新安江大壩蓄水,全縣公路被淹中斷,只剩12公里斷頭路。加上財政拮據,到2003年時,淳安仍是全省路網密度最低的縣。不少鎮村之間,“有腳無處走、出行靠劃船”“隔湖能對話、握手要半天”。
省人大代表張啟煌迫切希望省里給予政策傾斜,早日將杭千高速建成通車。省人大代表徐月煥提出建議,改造縣域交通干道千汾線。
習近平同志認真聽取發言,不時插話。當天,還有省、市、縣領導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受邀參加接待。他請大家現場商議、拿出方案。
省交通廳負責人表示,將盡快推進兩條路的建設。
話音剛落,掌聲響起。代表們的話匣子,也隨之打開——嚴家水庫立項、地質災害治理、工業異地發展……竹筒倒豆子一般,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這是一次民主的、誠懇的、充分的交流。
“本來只安排6名代表發言,但習近平同志親切邀請所有代表都聊聊。”縣人大代表汪鳳梅即興發言,結合醫護人員的本職工作,提出加大醫療衛生設施投入的建議;
縣人大代表嚴華北,是汾口鎮人大主席。他談了開展鄉鎮人大工作中遇到的困擾,就如何發揮基層代表作用講了自己的看法;
……
聽完每位代表發言,習近平同志指出,省人大常委會定期舉行接待代表活動,是一項有效的工作制度,要認真總結,改進方式,充實內容,不斷完善,以更好地發揮接待日在辦理代表建議、聽取代表意見等方面的作用。
對代表們提出的問題,他要求有關部門認真對待,認真研究,能解決的盡力予以解決;有些由于條件限制,解決問題有一個過程,要繼續積極采取措施,努力創造條件,盡量給代表一個滿意的交待。
不久后,代表們收到建議辦理情況反饋,上面逐一列著承辦部門、具體舉措、落實期限。
“之后到省里開會,習書記每次見到我都會詢問進展。”鄭榮勝說,接待代表不是走個形式,而是真真切切解決代表和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充分表明了中國式民主是有效的、管用的。
2006年,杭千高速淳安段提前竣工通車,結束了淳安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到杭州的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2003年至2023年,省級下達各類水庫移民補助資金10.6億元;
2007年至2022年,省市累計下達地質災害防治等專項補助資金3705萬元。目前,淳安已連續十余年未發生過因地質災害直接導致傷亡的事件;
……
件件落實,久久為功;順應民心,贏得人心。
全長75.6公里的千汾線,征地拆遷只用了不到2個月時間。有一戶人家,含淚推掉剛造好一個月的新房,“修路是為了全縣發展,我家不能拖后腿”。
如今,這條路,起于淳安縣城,貫通5個鄉鎮,成為游客眼中的景觀路、百姓心中的幸福路。
沿途的嚴家村,以前村民賣魚,得挑著擔子,趕著輪船,耗費3小時到縣城。
現在,新鮮的漁獲,乘著飛馳的貨車,走出大山,走進城市。還有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青山秀水間騎行、自駕,體驗采摘、水上項目。
習近平同志的親身示范,為淳安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也給基層人大工作帶來了啟發。
就說嚴華北,回到鎮里,也推出了縣人大代表接待選民、鎮人大代表評議政府辦理代表建議意見情況等做法,還專門騰出辦公室,設立了“代表之家”,開展閉會期間活動。
“人大代表,一頭連著黨委政府,一頭連著人民群眾。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代表工作,強調這是做好人大常委會工作的根本保證,他還多次就邀請代表列席會議、完善代表聯絡選民制度等提出要求。”時任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李步星說。
還有兩個細節,讓他印象深刻,一是習近平同志親自過問,特批了兩個編制給代表工委,二是從財政上增加了代表活動經費。目的,正是為了強化代表履職服務保障。
在習近平同志的指導下,代表履職機制創新不斷。
2004年,浙江首創政府部門“一把手”當好建議辦理第一責任人的做法。之后,省長和副省長每年都直接牽頭辦理一件或兩件重點建議,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
同時,接待代表活動常態化開展,還逐步衍生出了“主題接待和主題活動”。
2005年省兩會期間,5份關于錢塘江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引發廣泛關注。當年,省人大常委會就以此為主題,請有關部門面對面向代表匯報。省政府還為此明確水污染防治目標。兩年后,錢塘江流域70%的斷面水質達標。
代表作用充分發揮,大家的履職熱情也大大激發。省十屆人大代表陳華根在長期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因無法取得法人資格,農民合作社存在貸款難等諸多問題。他領銜提交的一份議案,催生了《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推動了浙江率先破題,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立法。
按照藍圖,一年接著一年做,一件接著一件創新,浙江代表工作有聲有色——
2008年,推出代表履職情況登記制度;
2009年,省委要求“一府兩院”探索建立領導干部聯系代表制度,進一步擴展人大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2014年,浙江在全國率先實現鄉鎮、街道代表聯絡站全覆蓋,8萬余名五級人大代表全部就近編入;
……
如今,“縣級領導干部進代表聯絡站活動月”“局長代表面對面”“鄉(鎮)長有約”……一系列品牌活動,傾聽代表心聲,回應人民期待,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此刻,又一個春天到來之際,全國兩會時間即將開啟。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將齊聚首都、共商國是。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吸納民意、匯集民智,期待廣大代表凝心聚力、鉚足干勁、開拓進取,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華章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