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大力表彰選拔有政德、有政績、有政聲的干部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大力表彰選拔有政德、有政績、有政聲的干部
2024年03月11日 18:34:42 來源: 余姚市委組織部 作者:
近日,《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報道: 三位全國人大代表談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 以人民為中心,干出高質量發展新氣象 全文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成為領導干部政績觀的重要內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如何引導干部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忠誠履職、擔當實干,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創造新業績?我們邀請3位全國人大代表圍繞這一話題暢談經驗和體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 大力表彰選拔有政德、有政績、有政聲的干部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身擔當拼到底、一路同心走到底”,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余姚市委書記傅貴榮用三個“一”概括他對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理解。“具體而言,就是要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要深入調查研究,摸透、摸準本地區、本部門的問題和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落實方案,著力化解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矛盾;要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時刻緊盯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多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 從加快推動四明山革命老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到縱深開展房屋征收“清零”“拆違治亂”等系列攻堅;從用心打造七個“姚優”民生幸福品牌,到第14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在正確政績觀的引導下,余姚的高質量發展成績單亮點十足。 “樹立正確政績觀,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領導干部首先必須提升黨性修養,提高相應的專業能力和專業水平,這是基礎、更是前提。”傅貴榮說。加強政績觀教育,余姚用好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在各類主體班次中濃墨重彩設置相關課程,引導領導干部時刻牢記和回答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個重大命題,將正確政績觀扎根于內心深處。堅持“干而論道”,精心打造“賽馬爭先·科長YAO學”培訓平臺,創新開設黨建提質、發展提速、農業提優、品質提檔、治理提能、民生提效等6個專業研習社,采用“自學案例教材+集中輔導授課+一線現場教學+專業理論測試+崗位交流歷練+實干比拼展示”全閉環模式,對全市278名年輕中層干部進行全覆蓋系統性專業化培訓。 用人干事,重在導向。“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就是要強化重實干、重實績、重基層導向,把勤政為民、擔當實干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讓作風漂浮、弄虛作假的干部受到懲戒、沒有市場。”傅貴榮斬釘截鐵。余姚市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細化實行“三個區分開來”,對一心一意謀發展、真情實意惠民生的干部,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堅持以實績論英雄,聚焦一線火線,特別是產業發展、城市更新、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大力表彰選拔有政德、有政績、有政聲的干部。2022年以來,有1名干部獲評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19名干部獲評省、市擔當作為好干部。建立健全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機制,多往基層看看、多向基層傾斜,2022年以來,從鄉鎮(街道)提拔或進一步使用市管干部57名。 傅貴榮表示,近年來,對干部的政績考核重點更加突出、目標更加明確、體系更加科學。但是,建立完善的政績考核體系,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改革工程,隨著形勢任務的變化,考核制度也需要不斷調整優化。結合基層實踐,他建議,進一步精準設置考核指標,健全指標動態調整機制,同時設置差異化、個性化、精細化的考核內容,確保科學分類、凸顯個性。進一步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加強考核結果運用,變“單純考核”為“知事識人”,對考核處于中間檔次的干部,做到交流調整科學化、精準化,對承擔重點工作的干部,做好工作過程及成效全程紀實,為精準評價使用干部提供有力支撐。